* Lot 439
潘天寿(1897-1971) 新春
立轴 设色纸本
1964年作
估价(人民币):3,000,000-3,800,000
未成交
题识:新春。六四年甲辰二月,寿。
钤印:慎余、潘天寿、阿寿
尺寸:79×44cm. 约3.1平尺
纪录
北京拍卖会,2005年6月18日,编号280
简介
说明: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中期,是潘天寿艺术生涯的第二个高峰时期,这一时期,画家在风格业已成熟和稳定的基础上苦心探索,作品展现出全新的面貌。潘公凯认为他在这一时期“完成从一个出色的传统文人画家到现代艺术家的转变”,尤其是六十年代中前期的创作,奠定其现代中国画艺术领袖人物的画史地位。
《新春》作于1964年,描绘初春时节西湖边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”的美景,远处山丘上矗立的宝塔正是西湖名胜保俶塔,山下垂柳抽出新芽,随风轻舞,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,流露画家心境之轻松畅快,也给观者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。
1949年后,潘天寿的绘画中从未间断对时代风气的融合,努力迎合艺术“表现时代精神”的社会要求。从题材上,他扩展了画面元素,开始在山水中加入水坝、铁塔、公路等国家建设成果,展现蓬勃昂扬的祖国新貌;从艺术语言上,有意识地摆脱旧式文人画的荒寒气息,贴近生活,创作了一系列题材新颖、构图别致、恬静优美的作品,此作即属于画家晚年讴歌新生活的清新之作。
画面的章法和对空间的处理,体现潘天寿一贯的不循常规,山石略作方形处理,柳条的圆柔又消减了方笔带来的峻峭,山石、柳树几乎充满画幅,构图饱满,天空、山丘、柳树和坡岸从上至下将画面分割为四段,交替渲染的赭石、花青与天空的留白,使之形成四个大的块面。然而线条才是画面的主角,竖向的柳枝、树干与横向的山坡线条分割、支撑着色彩,尤其是山的轮廓用重线,富有力量,构筑起画面强劲的骨架。山坡线条的刚、折、浓、重与柳树线条的柔、曲、淡、轻,形成和谐的对比,山丘上点厾的杂树与疏朗的柳枝,又具有虚实、疏密的对比,为画面带来丰富的节奏变化。在大的块面中,画家又着力刻画丰富的细节。左下坡岸的犄角处,安置带篱笆的小屋,营造出空间透视感;山顶空旷处,耸立的宝塔格外突出,引人注目,将画意向上延伸。
在前景中布满大片垂柳,并作为画面主体的布局立意方式,是潘天寿的独创,大胆又极具现代感,淡淡的花青渲染出嫩绿的柳丝,既呼应“新春”时节,又洋溢鲜活明快的气息。1958年,潘天寿在《小蓬船》便采用这一方式,同年,他又将相同的理念运用到《春酣》中。此幅《新春》与《春酣》布局基本一致,而用笔更凝炼,显示出指墨一般的生拙感,细节亦更丰富,彰显笔墨的进境和画家对这一题材元素的钟爱。